*此網頁為簡易版本,僅供參考。詳細版本以英文版本說明書為準

快速導航

使用指南

前往

結果解讀

前往

測試反饋

前往

FAQs

前往

使用指南

1. 測試前準備

  • 檢查產品包裝盒上的有效⽇期
  • 徹底洗淨雙手最少 20 秒
  • 清潔鼻孔,確保沒有多餘鼻涕或鼻垢
  • 取出測試卡和採樣棒

2. 採集前鼻樣本

  1. 把頭向後傾
  2. 把採樣棒伸進⿐孔(約 2厘⽶深)
  3. ⿐孔內壁⾄少打 5 個⼤圈 
  4. 在另⼀側⿐孔裹重複同樣的步驟

3. 處理樣本

  1. 將採樣棒放入測試溶液管中
  2. 緊靠內壁大力轉動擠壓10次
  3. 取出採樣棒時按壓溶液管
  4. 將溶液管蓋子緊緊關上
  5. 取出測試卡,於每個橢圓形開⼝上⽅擠出 3 滴溶液到開⼝裹

❗️測試卡需放置於水平的表面上

❗️ 滴出少於3滴溶液於橢圓形開口可能會出現假陰性結果。

4. 查看結果

  • 等待15分鐘查看結果
  • 可於下方查看結果解讀及下一步

❗️  20 分鐘後的結果不再可靠,不可用於解讀

結果解讀

1. 檢查有沒有C線

十五分鐘後,無論‘A’、‘B’、‘COV’、‘ADV’、‘RSV’和‘MP’旁是否有指示線,如果兩個‘C’旁邊沒有出現指示線,結果均屬無效

請⽤新的 INDICAID™ 妥析™ 呼吸道 6 合 1 快速抗原檢測試劑盒重新採樣及測試。

2. 如果有C線...

‘A’、‘B’、‘COV’、‘ADV’、‘RSV’、‘MP’旁邊都沒有線
你的結果為陰性。

請持續觀察自己的健康狀況,記錄任何新的症狀或病徵的變化。常見的病徵包括發燒、咳嗽、喉嚨痛、肌肉疼痛等。同時確保你獲得充足的休息和水分攝取。
由於快篩檢測可能會出現偽陰性,可以選擇再做一個測試。
如果症狀持續或加重,例如出現呼吸困難、胸痛、持續高燒等,應立即就醫。醫療專業人士可以提供進一步的評估和治療建議。
‘A’有線
甲型流感病毒陽性

疾病簡介: 甲型流感病毒是本港常見引致季節性流感的病毒類型之一,與由其他季節性流感病毒所引致的流感相似。

常見病徵: 常見的病徵包括發燒、咳嗽、喉嚨痛、流鼻水、肌肉痛和頭痛。部份感染甲型流感的患者可能會出現噁心、嘔吐和腹瀉。
咳嗽可能會持續較長時間,但發燒和其他病徵一般會在五至七天內自行減退。

下一步: 充足休息和多喝水。一般健康的成年人通常都會在 2 – 7 天內自行痊愈。如果病徵持續超過一星期而沒有改善,應盡早求醫協助。 出現嚴重病徵人士,如呼吸困難、胸痛、嚴重嘔吐或其他更惡化病徵,應於發病48小時內服用醫生處方的抗病毒藥物。
65歲以上、小童、孕婦以及患有慢性疾病的人士應特別謹慎。若感到發燒、頭痛、疲倦、咳嗽、喉嚨疼痛、流鼻涕、鼻塞、身體疼痛、腹瀉和嘔吐等病徵,須盡快看醫生。
‘B’有線
乙型流感病毒陽性

疾病簡介: 乙型流感病毒是本港常見引致季節性流感的病毒類型之一,與由其他季節性流感病毒所引致的流感相似。

常見病徵: 常見的病徵包括發燒、咳嗽、喉嚨痛、流鼻水、肌肉痛和頭痛。部份感染甲型流感的患者可能會出現噁心、嘔吐和腹瀉。
咳嗽可能會持續較長時間,但發燒和其他病徵一般會在五至七天內自行減退。

下一步: 充足休息和多喝水。一般健康的成年人通常都會在 2 – 7 天內自行痊愈。如果病徵持續超過一星期而沒有改善,應盡早求醫協助。 出現嚴重病徵人士,如呼吸困難、胸痛、嚴重嘔吐或其他更惡化病徵,應於發病48小時內服用醫生處方的抗病毒藥物。
65歲以上、小童、孕婦以及患有慢性疾病的人士應特別謹慎。若感到發燒、頭痛、疲倦、咳嗽、喉嚨疼痛、流鼻涕、鼻塞、身體疼痛、腹瀉和嘔吐等病徵,須盡快看醫生。
‘COV’有線
新冠病毒陽性

疾病簡介: 新冠病毒(COVID-19)是由嚴重急性呼吸綜合症冠狀病毒2(SARS-CoV-2)引起的傳染病。

常見病徵: 新冠病毒的症狀範圍廣泛,常見的病徵包括: 發燒、乾咳、感到疲乏、肌肉或關節疼痛、喉嚨痛、頭痛、嗅覺或味覺喪失、呼吸急促或困難、噁心或嘔吐、腹瀉等。

下一步: 充足休息和多喝水。大多數輕症患者在感染後的2至4週內能夠恢復。通常在一週內會退燒,但咳嗽可能會持續一段時間。可以使用退燒藥(如對乙醯氨基酚或布洛芬)來緩解發燒和身體疼痛。如果出現鼻塞,可以考慮使用鹽水滴鼻劑或噴霧。
如果出現呼吸急促、胸痛、持續高燒或其他嚴重症狀,應立即就醫。特別是對於高危人群(如老年人、孕婦或有基礎疾病者),應密切監測健康狀況。
‘ADV’有線
呼吸道腺病毒陽性
疾病簡介: 呼吸道腺病毒是一種常見的病毒,能引起多種呼吸道感染,尤其在兒童中更為普遍。腺病毒可導致從輕微的感冒到嚴重的肺炎等多種疾病,並且具有高度傳染性,主要透過飛沫、直接接觸以及接觸受污染的物品傳播。

常見病徵: 呼吸道腺病毒的症狀範圍廣泛,常見的病徵包括:發燒、咳嗽、喉嚨痛、流鼻水或鼻塞、肌肉疼痛、疲勞、噁心或嘔吐、腹瀉等。

下一步: 感染腺病毒後,建議保持充足的休息和水分攝入。大多數患者在7至14天內會逐漸好轉。可以使用退燒藥來緩解發燒和身體疼痛。如果出現鼻塞,可以考慮使用鹽水滴鼻劑或噴霧。 如果症狀持續加重,或出現呼吸急促、胸痛、持續高燒、持續性腹痛等嚴重症狀,應立即就醫。特別是對於高危人群(如幼兒、老年人或有基礎疾病者),應密切監測健康狀況,以便及時獲得必要的醫療支持。
‘RSV’有線
呼吸道合胞病毒陽性
疾病簡介: 呼吸道合胞病毒(RSV)主要引起呼吸道感染,特別是在嬰幼兒中。RSV是導致1歲以下嬰兒支氣管炎和肺炎的最常見原因,並且在冬季和春季的流行季節中更為活躍。

常見病徵: 呼吸道合胞病毒的症狀範圍廣泛,常見的病徵包括:發燒、流鼻水、咳嗽、喉嚨痛、食慾減退、身體感到痛楚或虛弱、(有時)引起中耳炎

下一步: 感染RSV後,建議保持充足的休息和水分攝入。大多數患者在1至2週內能夠康復。可以使用退燒藥來緩解發燒和身體疼痛。如果出現鼻塞,可以考慮使用鹽水滴鼻劑或噴霧。
如果出現呼吸急促、胸痛、持續高燒或其他嚴重症狀,應立即就醫。特別是對於高危人群(如早產兒、患有先天性心臟病或慢性肺病的幼兒,以及老年人),應密切監測健康狀況,以便及時獲得必要的醫療支持。
‘MP’有線
肺炎支原體陽性

疾病簡介: 肺炎支原體感染是由肺炎支原體(Mycoplasma pneumoniae)引起的一種呼吸道感染,通常在全年任何時間皆可發生。該病原體常見於兒童和青少年中,並且每3至7年可能出現一次社區性爆發。

常見病徵: 肺炎支原體的症狀範圍廣泛,常見的病徵包括:發燒、咳嗽(通常為乾咳或有黏液)、喉嚨痛、疲倦或虛弱、頭痛、呼吸困難(在嚴重情況下)。
相較於其他類型的肺炎,肺炎支原體通常引起輕微的疾病,只有5%至10%的患者可能會發展為非典型肺炎。然而,對於免疫力低下或有基礎疾病的患者,仍可能出現嚴重併發症,如腦炎、腎功能受損和溶血性貧血等。

下一步: 建議保持充足的休息和水分攝入。大多數輕微感染的患者在1至2週內能夠自我痊癒。可使用退燒藥來緩解發燒和身體疼痛。如果出現咳嗽,可以考慮使用止咳藥物或進行霧化治療。
如果出現持續高熱、咳嗽加重、呼吸困難或其他嚴重症狀,應立即就醫。特別是對於高危人群(如幼兒、老年人或有基礎疾病者),應密切監測健康狀況,以便及時獲得必要的醫療支持。早期治療並適當地使用抗生素可有效改善病情。

結果反饋

FAQs

快速抗原測試的原理是什麼?
抗原存在於新冠病毒 (SARS-CoV-2)、甲型及乙型流感病毒、呼吸道合胞病毒、呼吸道腺病毒和肺炎支原體表面或病毒中,通常在感染早期就可以在上呼吸道中被檢測出來,可以作為檢測以上病毒的指標。
除了C線外,我有兩條或以上的結果線。這是什麼意思?
雖然比較罕見,你是有可能同時感染了兩種呼吸道病。我們建議再做一個快測,或如果你的病徵嚴重,請立即求醫。
我的結果是陰性但是有病徵,應該怎麼做?
持續觀察自己的健康狀況,記錄任何新的症狀或病徵的變化。常見的病徵包括發燒、咳嗽、喉嚨痛、肌肉疼痛等。同時確保你獲得充足的休息和水分攝取。
由於快篩檢測可能會出現偽陰性,可以選擇再做一個測試。
如果症狀持續或加重,例如出現呼吸困難、胸痛、持續高燒等,應立即就醫。醫療專業人士可以提供進一步的評估和治療建議。